国产高颜值极品在线视频_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喷水_99热只有这里有99精品_日韩免费视频网址网站

首頁>>知識產權動態(tài)

另眼看專利特許使用權
日期:2013-03-12   來源:知識產權報   瀏覽:2833次
 
 

    2013年春寒料峭,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外發(fā)布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創(chuàng)業(yè)板行業(yè)信息披露指引第1號——上市公司從事廣播電影電視業(yè)務》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創(chuàng)業(yè)板行業(yè)信息披露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從事藥品、生物制品業(yè)務》(以下簡稱第2號)分別對上市公司從事廣播電影電視業(yè)務和藥品、生物制品業(yè)務的信息披露進行規(guī)范與細化,其中的第2號文件,進一步規(guī)范生物醫(yī)藥類公司的信息披露行為,強調了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半年度報告的“董事會報告”中須包括累計“投入的研發(fā)費用”、發(fā)明專利保護期等信息,其中提到“專利特許使用權”的概念。多數知識產權業(yè)內專家認為此概念并不常見,也不甚規(guī)范。究竟何為“專利特許使用權”,它與通常所說的專利使用權有哪些不一樣呢?筆者試以解讀。

  首先,何謂“專利特許使用權”?其實,“專利特許使用權”與專利使用權的含義并無本質區(qū)別。特許使用是特許人將自己的商標、商號、產品、專利、技術秘密、配方、經營管理模式等無形資產以特許經營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許人使用,按照特許人統(tǒng)一的經營模式從事經營活動,并向被特許人收取費用的經營形式。被特許人因特許合同取得的權利稱之為特許使用權。特許使用通常有兩種情形:其一是由政府機構授權,準許特定企業(yè)使用公共財產,或在一定地區(qū)享有經營這種特許業(yè)務的權利,如準許企業(yè)經營出租車業(yè)務;其二是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根據合同約定,許可方有一定期限地或永久性授予另一家企業(yè)即被許可方使用其商標、商號、專利權、專有技術等專有權利,按約在特許者統(tǒng)一的業(yè)務模式下從事經營活動,并向許可方支付相應費用。

  所以,在專利領域內其實就是專利許可合同得到的專利使用權。為什么深圳證券交易所采用了這一名詞,筆者想來也許有兩種原因:其一,根據通常的跨國公司專利許可合同翻譯過來的,專利許可通常是許可方向被許可方收取一定的專利許可費(patent royalty),有時也譯為專利特許使用費;其二,受我國相關稅法的影響,我國《企業(yè)所得稅法》第六條、《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均有針對“特許權使用費收入”需繳納所得稅的規(guī)定。其中的“特許使用費”是指企業(yè)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只提到了“專利特許使用權”,卻沒有提到特許使用權的對價——特許使用費,即公司為獲得“專利特許使用權”獲得的代價。一般而言,專利許可包括獨占許可、排他許可、普通許可,以及分許可等不同形式,每一種許可其對應的被許可人實施專利的權限范圍不同,所付出的專利使用費也相應不同。另外,從更廣泛意義上講,專利許可還可以分為許可進來(license in)和許可出去(license out),許可進來是指公司作為被許可人,付出許可使用費,得到一定范圍和期限的許可使用權;許可出去,則是反過來,公司作為許可方,將一定地域范圍和期限的專利權許可給他人,收取許可使用費。一進一出,截然不同。是否這也應當成為知識產權重大信息的披露范圍,值得深交所考慮。

  從“專利特許使用權”這個用詞上,也可以看出財務視角與法律視角的差異。財務報表,用詞當然習慣于稅務、財務處理上的詞,即“專利特許使用權”,卻忘記了稅法上主要是指特許使用權收入,即計算許可出去所得收益。法律上注重權利,專利許可權利,是許可合同里約定的權利,其權利與義務相對應。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醫(yī)藥、生物還是其他行業(yè),無論是專利許可進來還是許可出去,其中金額或意義重大的專利許可合同都屬于應當披露的信息范圍,這樣也許更為妥當。

大連瑞博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電 話:13840849400
傳 真:0411-82528409
郵 箱:dlborui@126.com
網 址:www.lyshdkjkf.com
郵 編:116000
地 址:大連市中山區(qū)友好路101號曼哈頓B座3713室

大連瑞博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技術支支持奈特商務網 備案中 Copyright ? www.lyshdkjkf.com